各區域發展側重點不同
隨著生物質能源開發和利用的政策落實和技術進步,各個區域在生物質能源發展上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區域所蘊含的生物質資源各有不同,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我國各區域對于生物質能源開發和利用的側重點有所不同。
2018年6月,中國產業發展促進會生物質能產業分會(原中國生物質能源產業聯盟)發布的數據顯示,垃圾發電項目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北地區,尤其是經濟相對發達的華東地區的發展規模較大,其在全國垃圾發電裝機容量的比重高達56%。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主要集中在農作物豐富的華北、東北、華中和華東地區。山西南地區、西北地區的農作物秸稈資源相對匱乏,且山區原料收集運輸困難,因此這些地區的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較少。
垃圾發電項目-浙江第一
數量——浙江省規模第一,53個
發電裝機容量——浙江省第一,133.1萬千瓦
發電上網電量:浙江省第一,53.1千瓦時
農林生物質發電項目-山東省第一
數量——山東規模第一,43個
發電發電裝機容量——山東省第一,126萬千瓦
發電上網電量:山東省第一,63億千瓦時
沼氣發電項目-江蘇廣東各占鰲頭
數量:擁有量最高的是江蘇省,19個
發電裝機容量:廣東省第一,6.79萬千瓦
發電上網電量:廣東省第一,2.93千瓦時
垃圾處理量排行榜
(單位:萬噸)
“十三五”全國生物質發電建設各有不同
2020年生物天然氣示范縣數量達160個
依據各個區域資源的不同,國家制定的各類生物質能源建設規模中,也有所側重。國家能源局發布的《生物質能發展“十三五”規劃》明確了各個區域不同生物質能源的布局。
全國生物天然氣建設布局中提出到2020年生物天然氣示范縣數量達160個,種植養殖大縣數量達到300個。
京津翼魯、長三角和中東部地區的生物質成型燃料建設到2020年的規劃利用量分別達到600萬噸、600萬噸和900萬噸,工業園區供熱、商業設施冷熱聯供和農村居民采暖是建設重點。
華東地區依然是垃圾焚燒建設和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的重點區域,2020年規劃的垃圾焚燒發電裝機規模達到310萬千瓦,農林生物質直燃發電的規劃裝機規模達到210萬千瓦。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